试过云主机(x86),也玩过树莓派(arm64),想试试All In One.
也就是网络,NAS,其他系统和服务通通都在一个主机上,开机即用.
主打一个便携,再也不用单独设置一个软路由,单独设置一个Home Asstant,单独设置一个轻量NAS,单独设置一个xxx
这一套下来每次遇到停电或者其他问题,都会造成服务缺失,并且由于主机越来越多,配备的路由器,交换机,插座,网线,和散热问题也多,电费也多了几倍
All In One,尝试把一些常用的服务打包进一个信用卡大小的盒子里,放在房间不占据体积,放在包包里也有空间
暂时选定的是NanoPi R4S
一个是性能折中,比R2S好,比R6S便宜一些,相对树莓派4B(待定,暂时使用,无法对比,至少比树莓派多一个网口)
本文暂时用R2S代替,后续再补充R4S
点击系统(左侧菜单),点击管理权(子菜单)
勾选允许root登录
然后使用终端登录
本文的默认路由地址为192.168.1.1
ssh登录名和密码是openWrt的用户名和密码
ssh root@192.168.1.1
第一次会看到下图提示,输入yes,点击enter确认
然后会继续提示输入密码,输入密码,点击enter确认
进入到ssh
可以看到一些基本信息
进入根目录,查看目录
并且新建一个自定义目录,用于后续的操作,本文新建dsx2016文件夹
查看docker版本
docker --version
查看docker-compose版本
docker-compose --version
可以看到默认安装了docker,但是没有安装docker-compose
事实上在服务-docker插件中,可以看到docker的相关信息
这是openWrt固件默认安装了docker的插件,有docker的环境
点击左下角容器
可以看到容器界面
目前我没有安装docker容器
点击左下角添加
可以看到docker设置页面
但是它这种我不太适应
我还是更适应docker-compose
等安装好docker-compose,然后可以继续安装portainer
portainer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管理平台,后续我们安装和使用服务,使用portainer全部可以进行可视化操作,并且所有数据一目了然
先查看R2S/R4S的芯片架构
使用以下命令
uname -a
可以看到是aarch64
AArch64是ARMv8 架构的一种执行状态
参考之前的文章安装docker-compose
<<树莓派4B(Raspberry Pi For NAS):安装Docker和Docker Compose>>
可以看到下载地址后缀和上面的架构类别意义对应,选AArch64
邮件复制对应的下载地址
执行下载
curl -SL https://github.com/docker/compose/releases/download/v2.
20.3/docker-compose-linux-aarch64 -o /bin/docker-compose
给与文件权限
sudo chmod 777 /usr/local/bin/docker-compose
查看版本号
docker-compose --version
注意,上面命令和树莓派有所不同
因为树莓派是ubuntu server 22.04,它在bin是在usr/local/bin
但是我看了下我这个R2S的根目录,看到bin就在根目录下,所以命令也变化了,这一点要注意
如果你的bin文件夹位置和我的不一样,则需要修改上面命令为你的bin位置,才能正确安装docker-compose
OpenWrt是一个针对嵌入式设备的Linux操作系统
本质上还是linux系统,只不过是高度模块化,且场景特定化的系统
所以一些linux命令和逻辑仍然适用于openWrt,如ssh,docker(cd ls 等常用命令等)
解决了docker和docker-compose,那么很多开源应用,NAS相关的都可以部署在docker compose,和树莓派轻量NAS合集一样
后面我会尝试把NAS应用部署到openWrt上,实现All In One
同时openWrt的特点,不仅仅支持docker,还有着丰富的插件,这个插件不仅仅有应用,还可以从网络底层来实现一些docker无法实现的功能,用好插件也是一个关键点
END.
推荐阅读
几十个开源docker应用都在下面合集中
<<树莓派4B(Raspberry Pi ):家用多功能NAS>>
